图书介绍

交通工程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交通工程学
  • 李杰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市: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1176375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329页
  • 文件大小:81MB
  • 文件页数:339页
  • 主题词:交通工程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交通工程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1

1.1 交通工程学的定义1

1.2 交通工程学的内容与特点2

1.2.1 交通工程学的内容2

1.2.2 交通工程学的相关学科3

1.2.3 交通工程学的特点3

1.3 交通工程学的产生与发展4

1.3.1 交通工程学的产生4

1.3.2 交通工程学的发展5

1.4 我国交通工程学的发展6

小结8

课后习题8

第2章 交通特性9

2.1 交通基本要素特性9

2.1.1 人的交通特性9

2.1.2 车的交通特性14

2.1.3 道路的交通特性16

2.2 交通量特性18

2.2.1 交通量和交通流率18

2.2.2 交通量的表达方式19

2.2.3 交通量的时间分布特性19

2.2.4 交通量的空间分布特性23

2.2.5 设计小时交通量及其应用25

2.3 行车速度特性26

2.3.1 行车速度的定义26

2.3.2 行车速度的统计特性27

2.3.3 时间平均车速与区间平均车速28

2.4 交通密度特性29

小结30

课后习题30

第3章 交通调查与分析32

3.1 概述33

3.1.1 交通调查的定义和对象33

3.1.2 交通调查的类别33

3.2 交通量调查35

3.2.1 交通量调查的目的和意义35

3.2.2 交通量调查的种类36

3.2.3 交通量调查的方法36

3.2.4 调查资料整理与分析39

3.3 行车速度与密度调查42

3.3.1 车速调查的目的和意义42

3.3.2 地点车速调查43

3.3.3 区间车速调查分析50

3.3.4 密度调查53

小结57

课后习题58

第4章 交通流理论59

4.1 概述59

4.2 交通流量、速度和密度之间的关系60

4.2.1 三参数之间的关系60

4.2.2 速度-密度的关系61

4.2.3 交通流量-密度的关系63

4.2.4 速度-交通流量的关系64

4.3 交通流的概率统计分布65

4.3.1 离散型分布66

4.3.2 连续型分布70

4.3.3 分布的拟合优度检验73

4.4 跟驰理论74

4.4.1 车辆跟驰特性分析75

4.4.2 线性跟驰模型76

4.5 排队论79

4.5.1 基本概念80

4.5.2 M/M/1系统81

4.5.3 M/M/N系统82

4.6 流体力学模拟理论85

4.6.1 车流连续性方程的建立85

4.6.2 车流波动理论86

小结89

课后习题89

第5章 道路通行能力91

5.1 概述91

5.1.1 通行能力91

5.1.2 服务水平93

5.2 公路通行能力94

5.2.1 双车道公路路段通行能力94

5.2.2 多车道公路路段通行能力98

5.2.3 高速公路通行能力101

5.3 平面交叉口通行能力123

5.3.1 交叉口通行能力的概念123

5.3.2 无信号主路优先交叉口通行能力123

5.3.3 环形交叉口通行能力125

5.3.4 信号交叉口通行能力126

5.4 城市干道通行能力129

5.4.1 基本通行能力的确定129

5.4.2 可能通行能力的确定130

小结133

课后习题133

第6章 交通规划135

6.1 概述135

6.1.1 交通规划的定义135

6.1.2 交通规划的分类135

6.1.3 交通规划的研究内容136

6.1.4 交通规划的总体设计136

6.2 交通规划调查138

6.2.1 交通区划分138

6.2.2 交通规划基础资料调查分析138

6.2.3 起讫点调查139

6.3 交通需求预测145

6.3.1 交通生成预测145

6.3.2 交通分布预测150

6.3.3 交通方式划分157

6.3.4 交通分配158

6.4 城市道路网布局规划163

6.4.1 城市道路网布局影响因素163

6.4.2 城市道路网络布局结构163

6.4.3 城市道路网布局规划方法166

6.5 交通规划软件TransCAD简介168

6.5.1 概述168

6.5.2 软件的主要组成部分169

6.5.3 软件功能170

6.5.4 软件特点172

小结173

课后习题173

第7章 城市道路交通管理175

7.1 概述175

7.1.1 交通管理的概念175

7.1.2 交通管理的内容176

7.2 道路交通法规176

7.2.1 道路交通法规的内涵176

7.2.2 交通法规的内容177

7.2.3 交通法规的执行177

7.3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177

7.3.1 道路交通标志177

7.3.2 道路交通标线181

7.4 平面交叉口交通管理183

7.4.1 交叉口交通管理的原则183

7.4.2 无控制交叉口184

7.4.3 主路优先控制交叉口185

7.4.4 现代环形交叉口186

7.5 道路交通信号控制186

7.5.1 交通信号控制基本概念186

7.5.2 单个交叉口交通信号控制188

7.5.3 线、面控制系统191

7.6 城市道路交通组织管理192

7.6.1 车道管理192

7.6.2 禁行交通管理195

7.7 快速道路的交通控制195

7.7.1 主线控制系统195

7.7.2 入口匝道控制196

7.7.3 出口匝道控制197

7.7.4 快速道路控制管理系统198

小结198

课后习题199

第8章 交通安全200

8.1 概述200

8.1.1 交通事故的定义200

8.1.2 交通事故的分类202

8.1.3 交通事故特点202

8.2 交通事故的调查与处理203

8.2.1 交通事故调查的内容和方法204

8.2.2 事故的处理204

8.3 交通事故分析206

8.3.1 交通事故统计分析206

8.3.2 交通事故成因分析209

8.4 交通事故预测与交通安全评价211

8.4.1 事故预测的目的和意义211

8.4.2 事故预测程序212

8.4.3 交通事故预测技术214

8.4.4 交通安全的评价214

8.5 交通事故的预防219

8.5.1 健全交通法制219

8.5.2 加强交通安全教育219

8.5.3 提高车辆安全性能,保持良好车况220

8.5.4 加强道路及其交通安全设施建设220

小结221

课后习题221

第9章 城市公共交通规划222

9.1 常规公共交通规划222

9.1.1 公交线网规划222

9.1.2 公交场站规划229

9.1.3 公交车辆发展规划233

9.2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237

9.2.1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的意义和目标238

9.2.2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规划的主要内容240

9.2.3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241

9.2.4 城市轨道交通枢纽规划245

9.3 城市快速公交规划252

9.3.1 BRT线网结构252

9.3.2 BRT线网规模253

9.3.3 BRT线网布局方法255

9.3.4 BRT系统设施规划258

小结264

课后习题264

第10章 停车场规划与设计265

10.1 停车场分类265

10.1.1 按停放车辆类型分265

10.1.2 按停车场服务对象分265

10.1.3 按停车场地的使用性质分265

10.1.4 按停车用地性质分266

10.2 停车调查与车辆停放特征266

10.2.1 停车调查266

10.2.2 车辆停放特征268

10.3 停车场的规划271

10.3.1 停车需求预测271

10.3.2 停车场的布局原则272

10.3.3 近期停车设施规划的重点273

10.4 停车场设计273

10.4.1 机动车停车场设计273

10.4.2 自行车停车场设计277

小结278

课后习题278

第11章 城市交通系统279

11.1 概述279

11.1.1 城市客运交通279

11.1.2 城市客运交通结构类型281

11.1.3 不同类型城市交通方式优先发展次序282

11.1.4 客运交通结构的影响因素283

11.1.5 中国城市交通结构发展方向284

11.2 行人交通285

11.2.1 概述285

11.2.2 行人设施286

11.3 自行车交通287

11.3.1 概述287

11.3.2 自行车交通发展策略288

11.4 小汽车交通289

11.4.1 概述289

11.4.2 小汽车发展的利与弊289

11.4.3 小汽车发展策略290

11.5 城市公共交通291

11.5.1 公共交通概述291

11.5.2 常规公交295

11.5.3 轨道交通297

11.5.4 快速公交302

小结306

课后习题306

第12章 交通系统仿真307

12.1 概述307

12.1.1 交通系统仿真定义和作用307

12.1.2 交通系统仿真的分类308

12.2 交通仿真的方法和一般步骤310

12.3 交通仿真软件简介313

12.3.1 常用软件简介313

12.3.2 VISSIM仿真软件314

小结316

课后习题316

第13章 智能交通系统317

13.1 智能交通系统简介317

13.1.1 智能交通系统的含义317

13.1.2 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318

13.2 智能交通系统体系结构319

13.2.1 服务领域320

13.2.2 逻辑框架320

13.2.3 物理框架321

13.2.4 ITS标准321

13.2.5 ITS评价322

13.3 智能交通系统中应用的关键技术322

13.4 ITS实用系统323

13.4.1 交通信息系统323

13.4.2 交通管理系统325

13.4.3 其他几个系统327

小结327

课后习题328

参考文献329

热门推荐